猕猴
【中文名称】:猕猴(mí hóu)
【拉丁学名】:Macaca mulatta
【俗名】:恒河猴,广西猴,猴子,马骝,黄猴,沐猴,猢猴
【英文名】:Rhesus Macaque
【商品名】:骨,肉,脑,猕猴
【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级别】:二级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未列入
【濒危等级】:渐危
【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I
【生态环境】:热带、带及暖温带阔叶林
【致危因素】:作为害兽被捕猎,因为贸易被捕猎,栖息地破坏,作为医药成分被捕猎,作为食物被捕猎
【保护措施】:迁地保护
【食性】:植物
分类地位
动物界 Fauna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脊椎动物亚门 Vertebrata → 哺乳纲 Mammalia → 真兽亚纲 Tberia → 灵长目 Primates → 类人猿亚目 Anthropoidea → 猴科 Cercopithecidae → 猕猴属 Macaca → 猕猴 Macaca mulatta
形态特征
猕猴是我国常见的一种猴类,体长51~63厘米,尾长20~32厘米。体重4~12千克左右。头部呈棕色,背上部棕灰或棕,下部橙黄或橙红色,腹面淡灰。鼻孔向下,具颊囊。臀部的胼胝明显。
鉴别特征:
最常见的一种猴。个体稍小,颜面瘦削,头顶没有向四周辐射的漩毛,额略突,肩毛较短,尾较长,约为体长之半。四肢均具5指(趾),有扁平的指甲。其身上大部分毛色为灰灰褐色,腰部以下为橙,有光泽,胸腹部的腿部的灰色较浓。不同地区和个体间体色往往有差异。面部、两耳多为肉色,臀胝发达,多为红色肉红色,雌猴色更赤,眉骨高,眼窝深,有两颊囊,雄猴身长55~62cm,尾长 22~24cm,体重8~12kg,雌猴身长40~47cm,尾长工8~22cm,体重4~7kg。
种群保护
我国是猕猴资源的富产国,60%以上的省(区)都有出产,虽然分布不均、分布区不连续,但分布面积仍相当广。据近年来各地对猕猴资源不完全的估算统计综合,目前我国的猕猴数量约20万只左右。其中主要产区之一的广东省约1万只;广西约3-5万只;贵州约3-5万只;云南约5-6万只;地区共约 3-4万只。从一些地区的调查结果分析,目前猕猴资源最多仅及四五十年前的20-30%。以广东、广西、湖南、福建、河南等地的猴源下降最甚,许多地区甚至连猴迹都断绝多年了。
在我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 兽类》中被列为易危种。
致危因素
乱捕滥猎是猕猴致危的主要因素。50年代我国不少产猴区,猴子数量多,固而出现猴子下山糟蹋农作物的猴害。群众为保护庄稼,千方百计组织捕杀,有关部门大量组织收购并出口,导致弥猴资源遭到致命的破坏。此后,虽原则上控制在仅限人工饲养繁殖的后代,方可出口,但年出口量仍然可观。1983-1992年中的7年间,国际濒危物种公约的进出口年度报告数字表明,一些发达国家从我国进口的猕猴大约为8000只,平均每年约1000多只。
生活习性
生长环境:
多栖息在石山峭壁、溪旁沟谷和江河岸边的密林中或疏林岩山上,属群居性动物,一般都有十数头或数十头集群生活,猴群大小与栖息地环境优劣而有别。繁殖和缺食季节,往往集群大些,故活动范围也较大。生活在热带、带和温带的山林区或石山上,毛长能耐寒。
食性:
以树叶、嫩枝、野菜等为食,也吃小鸟、鸟蛋、各种昆虫,甚至蚯蚓、蚂蚁。采食野果贪婪嗜争,边采边丢,只食甜熟果子,未熟果却丢弃,故猴群过处往往遍地断枝弃果,因而对野果的可利用程度较低,必然要扩大觅食范围,活动时间也往往较长。
习性:
善于攀援跳跃,会游泳和模仿人的动作,有喜怒哀乐的表现。集群生活,群居,一般30~50只为一群,大群可达200只左右。猴群大小与栖息地环境优劣而有别,一般都有十数头或数十头。繁殖和缺食季节,往往集群大些,故活动范围也较大。
繁殖:
一般于11月至12月发情。次年3月至6月产仔,或3年生2胎,每胎产一仔,妊娠期平均为5个月左右。雌猴2.5-3岁性成熟,雄猴4-5岁性成熟,但最早于6-7岁参与交配。哺乳期约4个月。在饲养条件下寿命长达25~30年。
分布现状
猕猴分布十分广泛,西到青海南部,北至河北省兴隆县,南达海南岛,都能见到它们的活动踪迹,现存量30万头左右。
我国猕猴主要分布于南方诸省(区),以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地分布较多,福建、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四川次之,海南、陕西、山西、河南、河北、青海、等局部地点也有分布。
国外分布于缅甸、尼泊尔、印度北部、孟加拉国、巴基斯坦等东南亚地区。
研究价值
其适应性强,容易驯养繁殖,生理上与人类较接近,因此是生物学、心理学、医学等多种学科研究工作中比较理想的试验动物。
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宣布,他们成功破译出了猕猴的基因组,这是继人类和黑猩猩之后,科学家破译出的第三种灵长类动物基因组。13日出版的《科学》杂志将这一成果作为封面文章。这个名为“猕猴基因组测序和分析联合体”的国际科研小组由来自35个机构的170多名科学家组成,他们在论文介绍中说,测序结果表明,猕猴的基因与黑猩猩及人类的基因相似度约为97.5%,而黑猩猩和人类的基因相似度则更高,二者共有的基因达99%。
猕猴是一种相对古老的灵长类动物,测序小组说,测序猕猴基因组将提供一个独特视角,帮助人类更好地理解灵长类的进化路径。如果说黑猩猩是人类“近亲”的话,猕猴可以算是人类的“远戚”,它和我们的祖先在大约2500万年前“分道扬镳”。测序小组负责人理查德·吉布斯说:“因为猕猴比黑猩猩在进化上离我们更远,所以现在三种灵长类基因组相对比,更具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