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海底呈现失落的世界
日前,两支探险队在印度尼西亚海岸发现了一个由珍稀海洋生物构成的水下“失落的世界”。在这里,一些人们闻所未闻的生物震惊了整个生物学界。这项探险活动是由从事保护全球生物多样性的非营利性组织———“保护国际”主持的,进行探测的主要地点是印尼西北部巴布亚岛,被称为“珊瑚礁三角地”的鸟头半岛。这里是世界上种类最为繁多的海洋生物栖息地之一,从印尼东部水域一直延伸到巴布亚新几内亚、菲律宾、马来西亚部分地区和所罗门群岛。截至目前,科学家已在那里发现了1000多种鱼类,600种珊瑚,地球上75%的珊瑚礁种类在该海域都能看到。发现新鲨令人震撼今年早些时候,“保护国际”高级顾问马克·埃德曼带领科研小组两次考察印尼巴布亚省西北部鸟头半岛沿岸附近的海底。埃德曼和他的科研小组宣布,他们发现了52个新物种,其中包括24种鱼,20种珊瑚和8种虾。科研小组发现的最大亮点是两种小型鲨鱼,它们身型瘦小,长度约1.2米,带有黑色斑纹和许多斑点。小鲨鱼游弋在珊瑚间觅食,竟能贴着海底靠鳍来行走。研究人员把新发现的鲨鱼起名为“肩章”鲨,因为它们身上的斑纹如同军服上的肩章。“保护国际”成员罗杰·麦克马纳斯说:“它们选择用胸鳍行走,贴着海底走了好长时间,猎捕贝类、螃蟹等生活在沙子表面或里面的生物。”埃德曼说:“发现新鲨鱼特别令人震撼,因为这是高等动物,不是细菌或蠕虫。”科研小组还发现了一种“闪光”隆头鱼,一条雄鱼拥有许多雌鱼配偶,在交配时,雄鱼快速变换出粉、黄、蓝、绿或其他颜色,如同一种交配礼节。物种胜地又添传奇澳大利亚科学家卡登·华莱士说,她对发现这么多新物种并不惊奇,“主要因为那里是偏远地区,科学家们以前很少关注。”华莱士说,这些发现将为科学家提供重要的数据。这一地区约有1.8万平方公里,位于印尼、菲律宾、巴布亚新几内亚和所罗门群岛之间的“珊瑚三角区”。埃德曼说,新发现为这个已经享有传奇盛名的地方添加了新的传奇。埃德曼说,在鸟头半岛附近,生活着1223种鱼类和600种珊瑚,拥有世界上已知珊瑚种类的75%,物种集中程度比澳大利亚的大堡礁还高。大堡礁的面积超过这一地区10倍,鱼类和珊瑚的物种数量分别为1464种和405种。面临污染亟待保护埃德曼说,新发现的物种中只有一种鱼可以食用,但科研人员担心,一些鱼种可能成为猎捕观赏鱼的目标。埃德曼说,鸟头半岛周围地区只有11%得到保护,印尼渔业部希望增加海上巡逻力量。科学家表示,这次的发现可以证明,人们对这片水域和地球上的水生物可谓知之甚少,还有许多人们不知道的秘密等待着科学家去发掘。截至目前,人们已知的有21.7万种生物生活在海洋里,而目前就连这些生物都还没有全部登记在册。有科学家相信,海里的生物可能还有200万种不为人所知。不过科学家表示,在发现这些新物种的地区也面临着许多危机,其中,最大的危险来自于人类的过度捕捞。许多人为了能捕到更多的鱼,采用了炸鱼的方式,丝毫没有考虑到会同时毁伤海底的珊瑚礁。与此同时,来自陆地上的污染物也侵蚀了珊瑚礁三角地的海水,这也对珊瑚礁构成了巨大的危害。而全球变暖更是海里生物多样性的大敌,随着气温升高,随之不断升高的海水温度还使得珊瑚漂白,加速珊瑚礁的消失。科学家说:“由于全球变暖,海水会吸收很多陆地上汽车、工厂排出的二氧化碳等气体而导致海水酸性增加。”海水酸性增加会导致珊瑚礁和一些浮游生物的钙质被溶解掉,延缓它们的生长时间,而珊瑚礁和浮游生物正是海底生物链中基础而关键的一环。它们受到影响会使得整个生物链的食物供应发生变化,可能会对海里的很多生物都产生不良影响。令科学家担心的是,由于全球变暖,可能有一些生物人们还没来得及认识它们就灭绝了。但延缓全球变暖也不是一夕之功,因此科学家们正在争分夺秒地工作,希望在保护海洋的同时,能在这个水下世界消失之前揭示出它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