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贝插核育珠关键技术
插核育珠是珍珠养殖的中心环节,也是关键技术。其含义是在珍珠母贝体上动手术,向母贝体内插核和输送外套膜组织小片,然后对施术贝即插核贝进行精心培养从而促使或加快珍珠的形成。这个技术的发明原理主要是基于天然珍珠的成因,即珍珠母贝的外套膜在异常情况下,如沙粒、寄生虫等入侵刺激,或因病理影响一部分表皮陷入结缔组织中,产生异常增殖,结果形成珍珠囊,分泌珍珠质而形成天然珍珠。从发明技术原理来看并不复杂,但技术操作难度却很大。另一方面,就技术本身来说,并不是在什么条件下或对什么样的珍珠母贝动手术都有好的效果。另外,不同的珍珠母贝插核施术有不同的反应。因此希望把一套现成插核技术应用于所有珍珠母贝也是不现实的。大珠母贝的插核就是明显的验证,日本采用合浦珠母贝的插核施术方法在对大珠母贝插核失败后整整研究了10年,才攻下技术难关,并创立了大珠母贝插核新技术。我国也一样,南海水产研究所等单位对大珠母贝插核育珠的研究也经历了挫折与失败,断断续续,历经10年,才掌握大珠母贝的内在生理规律,创立了特殊手术与处理新方法,首次培育出我国大型商品珍珠,填补了我国培育大珠的空白。应该说,大珠母贝的插核技术在目前的珍珠养殖技术中是比较先进的。然而,由于商业上的原因,各国都对它保密,因此,这里主要以合浦珠母贝为例,介绍珍珠母贝插核育珠的方法。 一、预前处理其作用一是促使插核母贝排精放卵,或者削弱他们的性腺发达程度;二是适当抑制它们的活动,降低生理机能,使它们处于适合于插核施术的状态。具体方法包括:1.抑制产卵把选来的健壮母贝在自然排放精卵后,及时增加他们的笼养密度,移至低水温海底吊养,抑制母贝的活力,阻止其生殖腺再度发育和成熟。2.催青在插核施术前,如果母贝性腺开始成熟,则可采用下面方法进行处理:一是提升水温,加快或促进精卵成熟;二是诱导产卵,产卵后,再适当增加母贝笼养密度,垂吊于深水处待用。3.排贝栓口将经预前处理的母贝清洗干净,然后把它们腹面向上一个紧贴一个立排于贝笼中沉吊或放于海水中处理,过一段时间后,当他们缺氧而自然开壳后,就可把木楔塞入两壳内,使其露出软体部,为下一步插核作准备。 二、制作细胞小片细胞小片来源于珍珠母贝的外套膜组织,它是形成珍珠囊并分泌珍珠质的物质基础,因此在制作时要特别小心。细胞小片贝是指用于制作细胞小片的贝,一般选用同种贝。小片的制作方法是,用剪刀从小片贝体上取出外套膜的游离部分,用清洁海水洗净,并进行修整,切除边缘部分,然后将其切割成方块状,大小为珠核直径的1/3。切成的方块小片,先用2%红汞消毒染色,之后用清洁海水浸润待用。 三、插核合浦珠母贝的插核法有三种:表面贴片插核法、滚核推片插核法和先送片后送核插核法。插核前,先将栓口的母贝,右壳向上,左壳向下,置于插核台上,用平板针拨开母贝右核边的鳃叶,使其露出软体部,同时用棉花擦去软体部位和壳口附近的污泥和粘液,然后在足的基部黑白交界处用切口刀开一个切口,大小以刚好能送进珠核、深度以刚好切开表皮为准。接着将通道针插进切口,分别沿着“左袋”和“右袋”方向拨通送核道,再用左手拿1勾针或平板针勾住或压住手术贝的足,右手拿送核器分别将大核和中核送到“左袋”和“右袋”中去。贝体右侧核位插完后立即将手术贝反转过来,即母贝右壳向下,左壳向上,在贝体的左侧足的基部黑白交界处开一切口,并用通道针从切口向“下足”拨通送核道,接着以右手拿针压住手术贝的足,左手抓送核器将小核送到“下足”部位。每个核位送核之后,立即用送片针把一块细胞小片送贴于核面上。贴片时务必将小片外表皮紧贴于核面。手术完毕取出木塞,将施术贝暂养于水盆中即可,这就是先插核后送片表面贴片插核法。 滚核推片插核法要点是将核送到通道半途,然后将小片贴在核面上,接着用通道针慢慢滚核推片一起送达部位。先送片后送核插核法操作比较容易,切口、通道做好后,先用送片针把小片送入“部位”,但必须小心,送入部位的小片,其外表皮要朝通道口的方向。然后,再用送核器把核送到部位压住小片外表皮。手术完后,取出栓口木塞,将贝暂养于水盆中。以上三种方法,所产生的效果各不相同,前者育成的珍珠质量最好,圆形者占比例较多,后二者育珠质量较差,污珠和尾巴珠较多。 四、术后休养和育珠施术贝术后休养,从医学角度理解,就是在特殊环境下养息一段时间,达到康复的目的。施术的母贝,由于创伤和疲劳,非常虚弱,必须在手术后采取修养措施。然而,珍珠母贝的插核技术,主要是向母体内植入珠核以养殖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