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训练

育种雄雌谁主导

当今鸽坛有不少鸽友崇尚以雄性鸽系定乾坤的“鸽经”,很多养鸽人都或多或少地受到这个理念的冲击和影响。信鸽育种,以及在发展鸽子群势过程当中,雄性鸽都应当占据绝对的主导位置。也就是说:要全面提升一个鸽棚或者一群鸽子的整体品质,并欲将这种高品质经久不息地延续下去,必须依靠雄性鸽为主体,这样才能有效地保持这种高品质源源不断地传递下去。 以雄性鸽系坚守鸽系品质“关口”的理论依据是:雄性鸽系本身就携带了两个相同的染色体,即X染色体和X染色体,而雌性鸽系本身所携带的却是二个不同的染色体,即X染色体和Y染色体。从遗传学角度来解释:X染色体呈显性状况,而Y染色体则是不含遗传因数的空染色体,所以一对种鸽相配后,当雄性鸽的一个X染色体与雌性鸽的X染色体相组合时育出来的子代为“阿哥”,而雄性鸽的另一个X染色体与雌性鸽的Y染色体相遇时其子代为“格格”。根据这个遗传规律,我们又得到另一个答案,即:母亲鸽与其女儿之间的血脉到此断层,要想重新续接母女之间的血脉链,那就别无选择地必须启用女儿的儿子。 以雄性鸽系为主导的信鸽育种论还重点强调了父系鸽具有既传儿又传女的双向遗传性能,而母系鸽却只能单方面的传儿不传女。这种新遗传理论的问世完全打乱了诸多老一辈鸽迷过去那种选择下代鸽的思维套路,彻底推翻了以前所遵循的那番“公传女,母传儿”的传统认识。 实际上,在信鸽育种这个庞大而又繁复的“工程”当中,雄性鸽和雌性鸽对下代鸽的品质都起著决定性的作用。因为尽管雄性鸽的精子与雌性鸽的卵子含有接近相同的细胞核,但所含细胞质的成分却有很大差别,因此雄性鸽和雌性鸽传给下代鸽的物质并不完全相同。一般认为性状的遗传是随著雌鸽走的,即细胞质,跟细胞核无关,而细胞质有遗传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譬如鸽蛋胚盘是由雌性鸽卵的细胞核及部分细胞质构成的,卵黄就是细胞核,蛋白就是细胞质,细胞质里凝集的归巢性能或者速度性能就是由雌鸽给子代提供的。 即便是没有接触过“生物学”、“遗传学”等专业学科的人也会知道这么浅显的生物繁衍规则:只有当雄性一方与雌性一方即精子和卵子相结合时才会孕育出下一代新生命,这是先决条件。当然,并不是每一个新生命都具有高品质因势,因为这个新生命的品质状况由不得它们自己,是否从父母身上继承优良性能完全取决于它们父母能否把这些性能进行转移。 遗传方式有很多种:一种是换性遗传,也就是子代鸽的性别、羽色、眼砂,体形等各方面特徵与父母相仿,即:女儿像父鸽,儿子像母鸽,通俗说法叫做交叉遗传;另一种是限性遗传,子代雄性鸽的外表情况甚至竞翔性能同父鸽如出一辙,而子代雌性鸽在各方面与母亲鸽惟妙惟肖,也就是通常说的父传子、母传女;还有一种是和性遗传,子代鸽无论雄性或者雌性身上既有父鸽的特徵又有母鸽的特徵。 笔者认为雄性鸽与雌性鸽在遗传性能方面到底谁强谁弱并没有确切答案,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还是广州祝匡武先生的话掷地有声:所谓“育种雄鸽重要还是雌鸽重要”让人两者取一是荒诞的。祝先生还一针见血地指出:关键是育种人事先或者当时具体怎么看那只雄鸽或者雌鸽并付诸于行动,而不是事后回过头来总结发言。什么材料都可能育出新的成功的系统。西佛·托依的鸽史使我想到,如果将雄鸽比作是“框架”或者说是一种“制度”,那么雌鸽则是一种“选择” 和“机遇”。 下代鸽在各方面性能如何,取决于父母双方的综合性能,通常说法也就是父系鸽与母系鸽各自具有的遗传性能是否能够融合。反过来说:下代鸽无论儿子还是女儿,其智商的高低、身体素质的好坏、归巢性能的强弱以及免疫能力、抗病能力、身体机能等等各方面状况都是由父母鸽双方共同发挥作用,都是在精子和卵子碰撞在一起的那一瞬间就决定了的事情。父母鸽当中不管是哪一方身上存在不良因势,作出的下代鸽都有可能会废品;一只各方面条件都极为优秀的雄鸽,如果配上了一只没有丝毫育种价值的劣质雌鸽所育出来的儿女同样是表现平平;即使选配了一只有种有系有赛绩、知根知底知状况的雌鸽,如果融血性不好、亲合力不强也照样育不出有出息的儿女。 笔者有一只穆利门砂眼灰雄,配上棚中一只西翁配詹森血统的黄眼灰雌。由于朋友送给我时说这只雄鸽在三位鸽友手中都玩不动,所以转送给我当人情。因为这番话,我仅让它们出了一对子代,其中一只雄家飞时丢失,另一只雄在当年五个月龄的时候参加秋季420公里,一星期连飞两次,第一次因大雾天全县当天仅归巢九羽,其中就有我这一只,第二次飞了个第十二名。 举这个例子的目的倒不是想宣扬本人的选配手艺有多高,而是想告诉大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