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鸽病从病理基础出发2
(二)细菌性疾病 1、沙门氏杆菌症(Salmonellosis) 本菌引起肠管道的细菌性疾病,共有3个病征(疾病症候),即Pullorum、家禽伤寒(Fowltyphoid)和副伤寒(Paratyphoid),前两者在鸽子少见,反而副伤寒较重要。虽然副伤寒对成鸽之感染不显现临床症状,但对幼鸽却是致命的疾病。病菌是哥本哈根泰芬型(S.tVphimuriumvar.copenhagen),只发酵葡萄糖,不发酵淀粉、果糖,有鞭毛。本文中只讨论副伤寒。本病广泛发生于鸽子,会造成很多鸽子之死亡。野鸽中有8%是在感染状况下,其他动物的感染很多来自鸽子。1987年Frerichs之报告显示病源鸽之沙门氏杆菌Salmonellosis中,有4%属S.typhimurium,有90%属哥本哈根泰芬型,有4%属其他浆液型,其余2%不明。 本病在成鸽是不显染,但将变成永远的带原者(carrier),幼鸽则有严重的病变及死亡,其感染来源是粪便污染饲料、饮水及设备、啮齿动物、蝇、野鸟及其他可能的携带者都造成饲养环境的污染。本菌感染鸽体后分布于各器官,肝、脾脏和心脏血液,成鸽的脚和翼关节是局部病变。在一病鸽群中可能有10~20%的发生率,病程持续3星期,幼鸽有20%的死亡率。成鸽临床上看不出有任何非常异样,幼鸽可发现水样之眼鼻分泌液、绿便,随后变得消瘦,并伴有呼吸症状,种蛋来自污染种鸽时,幼鸽初生不久即虚弱而死亡。解剖所见之病变器官,肝脏、脾脏及肾脏有坏死点,尿酸盐在肾脏和输尿管,肠管黏膜充出血和卡他性渗出液。预防上首重良好的管理,种鸽必须是无沙门氏菌感染(Salmonellafree)才可避免介蛋传染,所有的使用中饲料糟、水槽勤加清洁,得注意不让带原者靠近鸽舍,良好的营养、运动和充足日照亦是保持避免感染的基本原则。 福来敦(Furaltadone)添加在饮水中1/10000倍,饮水10天,新奎宁(Newquinoline)亦可用来控制本病,其用量依原厂之鸡推荐量(每公斤体重计算其剂量)。 2.鸟类披衣菌病(Avianchlamydiosis) 是由B型鹦鹉披衣菌病(Chlamydiapsittaci[GroupB))所引起的细菌性疾病,又称饲鸟病(Omithosis,psittacosis)、鹦鹉热(parrotfever),1920年~1930年间,在发病,欧洲大流行有800多人感染,当时做了分离,首次成功。贝森&布兰德(1932年)证实和人类感染的关系,常引起间质性肺炎,病原是肺炎球菌(A族)(Cpneumoniaetracho-matis[GroupA))。Avian克拉麦迪病毒是一显性或不显性,急性或慢性,有时是致命性的呼吸道感染,在鸽子是较慢性及隐性的流行。 其生长型态上分:(1)圆形原质体Elementarybodiew(300nm,胞外存活),有感染能力。(2)圆形或是不规则网状初生体(1nitialbodies)(600nm-1500nm,行二之胞内增殖)。年龄较大的鸟类,以隐性的持续感染为主,年幼的病情则表现临床病变,病鸽之鼻分泌液是造成感染的来源,可排菌体很长一段时间,经由卵或鸽乳可传染给下一代,饲养者应注意来自病鸽的传染。Chlamydia在体内之主要分布器官是脾脏、气囊、肠道分泌液和心囊液,故其粪便及其他分泌液是感染源。 感染鸽子的是低病原性的Chlamydia,感染后之潜伏期自数天至数星期,病程不一定,可能保菌一生,有耐性的鸽子则连抗体都没有。成鸽很少有死亡的情形,幼鸽感染较强的菌株,则有死亡率。成鸽不表现症状,但有持续染,4月龄以下可致死,病鸽瘦弱,绿色下痢便沾黏外羽毛,结膜炎是本病的特征。解剖上可见气囊及心囊呈现化脓性渗出物,脾脏肿大色暗红,肝和肾充血。眼和鼻分泌液呈现化脓。 3、大肠杆菌症(Colibacillosis) E.coli之感染,和鸡一样是其他病的二次感染,属较慢性过程。本菌常见于小鸡之脐带炎,但母鸡堕卵时,常感染病菌,造成腹膜炎。当感染的病鸽有呼吸症状时,则见气囊之增厚和化脓性渗出物,心包炎、肝外膜炎是败血症之后的病变。关节肿大及眼睛之感染亦是常常会有的。预防时,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