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赛鸽归巢速度的理论研究1
关于提高赛鸽归巢速度的话题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内容,我们从许许多多的经验介绍的文章中读到了有关如何调整竞技状态,如何培育和挑选种鸽,如何训练出优秀的竞翔赛鸽等等,简直看得你眼花缭乱。五花八门的内容有使你无从下手的感觉,因为文章中提到的内容及操作方法人们已经做过了验证,但结果并非完全应验,这就使许多的爱好者陷入一种不得其解的困惑境地。针对如何提高赛鸽归巢速度的问题,我们进行了长期的理论研究和竞翔实验,认为有必要从赛鸽运动科学理论的基础入手,全面系统地探讨提高赛鸽归巢速度的理论依据,以运动科学理论指导人们如何进行种鸽的选择和配对、饲养与管理、训练与竞翔。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内容,探讨提高赛鸽归巢速度,供人们学习和参考。 一、赛鸽导航系统功能水平的理论研究 赛鸽竞翔运动的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赛鸽被人为运送到离巢舍几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以外,放飞后的赛鸽必须凭借自身导航器官和系统的定向导航能力,判定正确的返巢方向和回归的路线。赛鸽竞翔运动的结果表明,每一次竞翔比赛都有三种必然的结果,有一部分赛鸽具备了较高水平的定向导航能力,在竞翔过程中表现出高速回归的运动能力。还有一部分赛鸽虽然归巢的速度不快,但总算是归巢了。另有一部分鸽子则一去不复返了。人们需要认识和了解第一部分高速回归赛鸽的导航系统功能水平是如何达到与竞翔运动相适应的要求。我们在长期的理论研究过程中发现了以下几点有价值的内容。 1、定向遗传特性对导航功能的影响 我们在研究赛鸽的遗传特性中发现,赛鸽在当地特定的竞翔方向和竞翔路线,经过人们多代选择和培育,优秀赛鸽能够将特定竞翔方向和竞翔路线的认知图形,通过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当后代鸽放飞训练或竞翔的方向和路线与遗传特性有巨大差异时,可能导致赛鸽导航器官和系统功能的紊乱。我们根据日本原田康夫先生的《鸽子靠内耳的磁传感器导航》的观点,做了一系列的实验性研究。我们在认知赛鸽定向遗传的基础上,结合原田康夫先生提出的“鸽子靠内耳的磁传感器导航”的观点,优秀的赛鸽表现出依靠地球磁场定位的能力。我们曾经多次听到鸽友说出这样的现象,在他鸽舍内孵出的幼鸽,还没有出巢窝时就送给了朋友,就是这只没有出棚活动的幼鸽,连鸽舍外面是什么样子都没有看见,结果由十几公里外又回来了,并且还能继续回到原来的巢窝栖息。我们在饲养过程中不但发现了类似前面幼鸽的表现,甚至有两次不同时间成年鸽的如此表现:第一次是一九八四年,本人在鸽市购回一只八三年脚环雨点雄鸽,在本舍连续孵化两窝幼鸽之后,被另一鸽友借去做种,第五天时在鸽友处逃脱,结果它鬼使神差地回来了,实在不敢相信它能从几十公里外寻找到从未出舍的家。继而于2000年又出现了一只灰雌鸽,当年该雌六月份竞翔五百公里获第十一名。因本人搬家,原舍拆除,然后将此鸽由鸽友代养近两个月时间。当我再次将此鸽取回饲养时,不幸逃掉。再回原舍寻找时未见。第六天我去曾经留过此鸽的鸽友家时,突然感觉这只鸽子眼熟,抓住一看,原来正是这只灰雌鸽。仔细一分析,原来这只灰雌鸽的出生地就在这个鸽舍内,而且又在这里待了两个月时间,回到此地也就不奇怪了。从上述的实例充分说明,赛鸽在定向遗传的基础上具有依靠地球磁场定位的能力是优秀竞翔赛鸽的具体表现。 我们进一步的研究认为,赛鸽在最初的放飞训练过程中,并不是马上凭借导航系统来判定归巢的方向,而是有一个“定向条件反射活动”形成的过程。最初几次的放飞训练能经常见到鸽群反复多次绕圈飞行的表现,而到了最后竞翔遇到较好的天气条件时,放飞的鸽群反而会直接朝着归巢方向飞去。这说明赛鸽启动导航系统是形成定向条件反射活动的首要条件,也是决定赛鸽竞翔回归速度的前提。赛鸽只有知道自己正确的归巢方向和路线,才能为高速回归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