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種雄雌誰主導
當今鴿壇有不少鴿友崇尚以雄性鴿系定乾坤的“鴿經”,很多養鴿人都或多或少地受到這個理念的衝擊和影響。信鴿育種,以及在發展鴿子群勢過程當中,雄性鴿都應當佔據絕對的主導位置。也就是說:要全面提升一個鴿棚或者一群鴿子的整體品質,並欲將這種高品質經久不息地延續下去,必須依靠雄性鴿為主體,這樣才能有效地保持這種高品質源源不斷地傳遞下去。 以雄性鴿系堅守鴿系品質“關口”的理論依據是:雄性鴿系本身就攜帶了兩個相同的染色體,即X染色體和X染色體,而雌性鴿系本身所攜帶的卻是二個不同的染色體,即X染色體和Y染色體。從遺傳學角度來解釋:X染色體呈顯性狀況,而Y染色體則是不含遺傳因數的空染色體,所以一對種鴿相配後,當雄性鴿的一個X染色體與雌性鴿的X染色體相組合時育出來的子代為“阿哥”,而雄性鴿的另一個X染色體與雌性鴿的Y染色體相遇時其子代為“格格”。根據這個遺傳規律,我們又得到另一個答案,即:母親鴿與其女兒之間的血脈到此斷層,要想重新續接母女之間的血脈鏈,那就別無選擇地必須啟用女兒的兒子。 以雄性鴿系為主導的信鴿育種論還重點強調了父系鴿具有既傳兒又傳女的雙向遺傳性能,而母系鴿卻只能單方面的傳兒不傳女。這種新遺傳理論的問世完全打亂了諸多老一輩鴿迷過去那種選擇下代鴿的思維套路,徹底推翻了以前所遵循的那番“公傳女,母傳兒”的傳統認識。 實際上,在信鴿育種這個龐大而又繁複的“工程”當中,雄性鴿和雌性鴿對下代鴿的品質都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為儘管雄性鴿的精子與雌性鴿的卵子含有接近相同的細胞核,但所含細胞質的成分卻有很大差別,因此雄性鴿和雌性鴿傳給下代鴿的物質並不完全相同。一般認為性狀的遺傳是隨著雌鴿走的,即細胞質,跟細胞核無關,而細胞質有遺傳的連續性和穩定性。譬如鴿蛋胚盤是由雌性鴿卵的細胞核及部分細胞質構成的,卵黃就是細胞核,蛋白就是細胞質,細胞質裏凝集的歸巢性能或者速度性能就是由雌鴿給子代提供的。 即便是沒有接觸過“生物學”、“遺傳學”等專業學科的人也會知道這麼淺顯的生物繁衍規則:只有當雄性一方與雌性一方即精子和卵子相結合時才會孕育出下一代新生命,這是先決條件。當然,並不是每一個新生命都具有高品質因勢,因為這個新生命的品質狀況由不得它們自己,是否從父母身上繼承優良性能完全取決于它們父母能否把這些性能進行轉移。 遺傳方式有很多種:一種是換性遺傳,也就是子代鴿的性別、羽色、眼砂,體形等各方面特徵與父母相仿,即:女兒像父鴿,兒子像母鴿,通俗說法叫做交叉遺傳;另一種是限性遺傳,子代雄性鴿的外表情況甚至競翔性能同父鴿如出一轍,而子代雌性鴿在各方面與母親鴿惟妙惟肖,也就是通常說的父傳子、母傳女;還有一種是和性遺傳,子代鴿無論雄性或者雌性身上既有父鴿的特徵又有母鴿的特徵。 筆者認為雄性鴿與雌性鴿在遺傳性能方面到底誰強誰弱並沒有確切答案,對于這個問題的回答,還是廣州祝匡武先生的話擲地有聲:所謂“育種雄鴿重要還是雌鴿重要”讓人兩者取一是荒誕的。祝先生還一針見血地指出:關鍵是育種人事先或者當時具體怎麼看那只雄鴿或者雌鴿並付諸于行動,而不是事後回過頭來總結發言。什麼材料都可能育出新的成功的系統。西佛•托依的鴿史使我想到,如果將雄鴿比作是“框架”或者說是一種“制度”,那麼雌鴿則是一種“選擇” 和“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