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泥螺的死亡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自1995年开始,浙江省台州市养殖泥螺出现零星死亡的现象,1996年死亡面积扩大,平均亩产量下降,到 1997年病害达到高峰,个别滩涂甚至颗粒无收。极大地打击了养殖户的积极性,泥螺养殖生产出现严重萎缩。笔者根据我地几年来泥螺养殖的现状,通过典型事例的分析,初步探讨养殖泥螺的死亡原因,并提出防治对策,供同行参考。 (一)养殖泥螺发生死亡的阶段及症状: 1.泥螺苗种放养半个月内发现死亡放苗后或不见苗种,是因为苗种不能钻潜泥中而被潮水冲走,有些滩涂苗种放养3~4批,效果仍不理想。 2.清明多雨季节(4~5月份)出现死亡。连续大量降雨或大雾天气后,滩面上泥螺表现出软体部翻转、足部朝上,活力差,不能爬行等症状,有些个体在软体周边出现粉红色或白色的斑点或条斑,触动后可见轻微收缩,呈假死状态,但最终必会死亡或被潮水冲走。涂泥中的泥螺受淡水刺激,竭力往下钻,以后往往不能再爬出滩面而闷死其中,其个体表现为收缩、变硬、发黑,死亡后周围涂泥变黑、发臭。 3.起捕季节(5月底至6月份)出现死亡。由于海况变化、风向转向等因子影响,5月份以后大批滩涂油泥渐少,底质发硬、变干,滩面出现坑坑洼洼,极不平整。此时滩面温度已较高,尤其是滩面上的盆子水,水温尤高,泥螺受烫后活力极差,爬行缓慢或不爬行,足部朝上呈假死状,软体部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收缩。 (二)引起泥螺死亡的主要原因有: 1.泥螺苗种质量差。 苗种放养后出现死亡或存活率低,往往都发生于苗种购自外地的野生苗。泥螺放苗季节一般在早春农历十二月至翌年二月间,因泥螺苗小,在气温低、阴雨天气,野生苗种一般不会爬出滩面,采捕野生苗的商贩就采用一些药物喷洒滩涂表面。使幼泥螺不堪忍受而纷纷爬出滩面,这样,方便了苗种采捕,但这些泥螺苗虽暂不会死亡,其活力、体质已受到很大影响,放养后不易钻潜、极易被潮水冲走或出现死亡,且生长缓慢。 极个别的卖主,将刮来的泥螺苗用淡水浸泡,以求苗种吸水后增重而增加收益。泡淡水后的苗种,表面上看起来光滑、干净、杂质淤泥少、个体大,但经淡水泡后的幼泥螺活力极差,一周内就很容易死亡,钻潜滩涂后则不易再爬出来,死亡后导致涂面变黑、变臭,往往造成这片涂面的继发性病害发生,使随后几批放养的苗种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此外,苗种的运输方法、运输时间、运输过程中不科学、不合理的现象也普通存在,也是导致泥螺苗种活力下降、质量变差的原因。 2.养殖过程中技术含量低。 用药量过大是造成养殖泥螺死亡的直接原因。许多地方虽已明令禁止在滩涂上使用磷(对鱼、虾、蟹毒性尤强,破坏滩涂生态环境及自然资源),但个别地方仍在继续使用,且使用浓度日益增高。据室内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宁波大学,1.5ppm磷已使成体泥螺出现麻痹、足部异形(畸形)、爬行能力差、足的吸附力弱等症状,而在养殖场地,喷洒磷远远不止这个浓度。 片面盲目追求高密度放养也是造成泥螺死亡的原因。在养殖后期表现更为突出。随着泥螺生长,摄食量增加,滩涂上油泥日益减少。因为食物缺乏,部分泥螺生长受抑制,表现为生长缓慢或不生长,至起捕季节,有些个体仍很小,体重相差一倍以上。而采捕季节的死亡泥螺往往是小个体泥螺,这与饵料缺乏、营养差、体质弱有一定关系。 养殖底质环境老化,腐殖质逐年积累,超过了海区滩涂的自净能力,也是致病原因之一。几年前泥螺养殖根本无大规模的死亡现象发生,且生长良好生长速度快、体质健壮,泥螺养殖连续3~4年后,则极易出现死亡。目前的泥螺养殖,放苗前清涂、翻耕不彻底,长期养殖势必导致底质老化,使泥螺体质变差、抗病能力减弱、适应环境条件变化的能力变差,而易出现死亡。 3.环境污染。 局部水体、滩面富营养化及赤潮的频繁出现,使滩涂养殖贝类出现死亡。死贝再次污染滩面,继发性病原细菌大量发生、传播疾病,带来恶性循环,导致滩涂养殖条件更加恶劣,引起更大面积的死亡现象。 (三)解决养殖泥螺的死亡问题,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1.泥螺养殖前(放苗前7~10天),必须彻底做好翻涂、晒涂、清涂工作; 2.切实把好苗种质量关,要求苗种健壮、活力好、钻潜力强,不喷药,不泡水,并注意苗种产地与养殖场的海水盐度差异。运输过程中,避免淋雨,避免暴晒。亦可采用在养殖场附近用土池育苗的方法来提供苗种,以保证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