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宠物

拉马克的曙光

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 关于进化的理论,历来就有拉马克学说与达尔文学说之争。很多证据都在支持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而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却一直缺乏较有利的实验证据。自从孟德尔遗传学问世后,人们更发现经过训练所获得的成果是不遗传的。拉马克学说在基本上已被认为是一种不正确的理论,然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虽然能够解释自然界生物的演化,却不足以解释为什么生物的进化是从低级单向朝高级演化,也无法说明支配生物体由低级向高级进化的真正原因。 具有一定遗传学知识的鸽友都知道,获得性是不遗传的。但已有大量实验证实,生物进化过程中并不总是被动地接受选择,有时也会主动地改变自己的遗传结构以适应环境,如果确有这种情况,我们不仅要重新评价拉马克,在信鸽的培育过程中,也要特别注意环境对信鸽遗传的影响。 生物进化论的开山始祖是法国自然学家拉马克,他的主要学说是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这是一种很容易让人接受的理论,特别是这一学说的支持者--米丘林的学说曾在我国红极一时,以至不懂遗传学的人也知获得性遗传,甚至当今的不少鸽刊上也不断发表一些缺乏理论依据拥护获得性遗传的文章,尽管写作者可能根本没学过遗传学理论。 信鸽是野生原鸽或岩鸽驯化来的,最初的信鸽能从几百公里外归巢就很不容易了,今天的信鸽已能从几千公里归巢。人类也是从猿演化来的,逐渐能够直立行走,人的手更是变得愈来愈巧。难道这不都是用进废退的结果吗?回顾整个生物的进化过程,很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生物进化就是积累每一代中的微小变异,最后积小成大的结果,而这种微小变异是生物后天获得的。这就是获得性遗传。 然而,自从孟德尔遗传学问世后,人们发现经过训练造成的结果是不遗传的。一羽获得优秀赛绩的信鸽的后代可能发生突变,其中有些突变为不及种代,有些超过种代。不过这种突变只是小概率事件,大多数是与种代飞翔性能相差不多的个体。(注:相差不多并不意味都能获得优秀赛绩。优秀赛绩的获得是各种因素综合的系统工程)。但在残酷的比赛竞争中,只有那些飞得更远、更快的个体才能被留下来做种繁衍后代,其他的被自然淘汰。经过这样一代一代的人工筛选,今天的信鸽才飞得更远、更快。当然在这里对于信鸽是人工选择,对于其他自然繁衍下来的生物是优生劣汰,自然选择。例如最初的人类中的某些个体,如果大脑不发达、身体不够强壮、手不够灵巧,难以获得生存的必需用品,在种群中缺乏竞争力,必然被剥夺繁衍后代的权力,只有最优秀者得以繁衍、进化。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将这一现象称为自然选择。 关于进化的理论,历来就有拉马克学说与达尔文学说之争。 ★拉马克学说的困难 1.关于拟态的进化 拟态是生物模拟周围环境以隐蔽自己的一种现象。例如,野兔在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毛色,使自己一年四季与背景色一致。拟态对逃避天敌和捕食具有优势,在生存竞争中易被挑选而保留下来。拟态不是后天训练获得来的,只能通过遗传突变而偶然产生,然后通过自然选择被挑出而繁衍。 2.胚胎学的研究成果 胚胎学研究表明,受精卵在、分化时,有一部分细胞维持不分化,做为生殖细胞而存在,在以后的发育生长过程中,只有生殖细胞中的遗传物发生突变,才会造成生物的遗传性改变,获得性只能造成体细胞变化,而没有发现一种将体细胞的变异传给生殖细胞的物质。所以,体细胞中的突变是不遗传的。 3.被动实验 定向突变和随机突变分别是获得性遗传和自然 选择的基础,有一些实验证明随机突变。最为有名的是被动实验。1943年卢瑞亚(S.E.Luria)和迪尔巴克(M.Delbruck)发表了一篇题为细菌从病毒敏感型向抗性型的突变之论文,以严谨的试验设计和有说服力的数学,证明了随机突变,即著名的被动实验。 综上所述,很多证据都在支持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而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却一直缺乏较有利的实验证据。尽管达尔文本人也不排斥拉马克,他不仅主张自然选择,而且相信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只不过达尔文学说的精髓是自然选择。 由于愈来愈多的证据表明突变是随机的、不定的,只是在选择的配合下才出现适应性变化,拉马克学说在基本上已被认为是一种不正确的理论。 ★拉

[1][2][3]下一页